教會是我家

教會30年特刊 – 牧者篇

Felicia

         雖然我不是在香港聖經教會信主,但這裡是我待的最久、影響我最深刻的屬靈家庭。

在家成長

        1998年初我第一次踏進香港聖經教會,從那時起,無論是靈命的成長還是人生的轉變,都與這個家息息相關。每一次的崇拜,每一篇牧長的講道,都深深影響我的心靈,激勵我不斷向前。

        在家中經歷最深的喜悅,是看見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轉化;因為待的時間夠久,我見證了好些人,從青澀的青年成長為成熟穩健的中年人。在家中也經歷傷痛,看見誤會發酵,彼此傷害,甚至肢體的離開;但正是在這些挑戰中,我看見了神的大能與慈愛。是祂支撐了這個家,並透過這些教訓,讓我們學習謙卑、寬恕與重建。

在家學習事奉

        那時候的主日學並不像現在這樣,是三個月一期的課程。有次有人問Vincent長老,這個課要教到什麼時候?他回答:“直到主再來!”(一笑)由於我之前在美國的教會主日學都是三個月一期,我就建議說,可否設立三個月一期的課程?沒想到竟被採納。對於我這個新人來說,感覺被接納,很快就融入和產生歸屬感。

        之後,Vincent長老毫不猶豫地接納我擔任成人主日學老師,完全沒有因為性別緣故有所偏待,這與我之前在北美的經歷不同,讓我很受鼓舞。隨後,我在普通話學人之家、中大、城大、理大、YPF等團契中事奉,經歷到被神敲打、鞭策、修剪,逐漸明白靠自己不能成就任何事。

        感恩教會給予我這樣的平台,讓我在服事中成長,也見證到身邊的弟兄姊妹們,如何彼此支持、攜手同行,這一切都是我在家中最珍貴的經歷。

在家被更新

        有一段時間,我的靈命陷入低谷,內心的思想和口中的話語都遠離了神的心意。一天早晨靈修時,我仍硬著頸項,跟神理論,想要為自己的偏執找到理由。那天,我遇見了莊師母,她給我一個講道錄音,告訴我她在一間國際教會聽到的這篇講道,她覺得很有啟發,讓我聽聽看,是否適合介紹給弟兄姊妹。沒想到,講道中有一段話,恰恰像是針對我早晨的偏執。每一句話如同拷問我的靈魂,讓我震驚不已。

        神的慈愛與管教總是那麼完美無缺,祂為了祂的名,藉著教會的肢體對我說話,引導我走回正路。

感恩我有個家

        回顧這些年來的信仰旅程,我滿心感恩。感謝神賜給我這個屬靈的家,讓我在這裡成長、學習、事奉並被更新。雖然許多事和人我已經逐漸忘記,但神都記得。我愛我的主,感謝祂賜給我這個寶貴的家。

HK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