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30年特刊–宣教篇
尋甸短宣隊
序言
2024年暑假,觀塘堂四位年輕的小學老師響應MSI的呼召,組成短宣隊,前往雲南尋甸提供兒童夏令營的活動。尋甸是一個回族及彝族人聚居的自治縣,村落按山地分佈,大部分的村民靠種植業和畜牧業為生。MSI在當地從最初的專業醫療事工到現在的兒童教育事工已有十年之久。
下面是四位隊員活動結束後的感想。
Charlotte ZHOU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MSI機構和當中的同工。最初聽蘇姑娘和Adriana介紹MSI的歷史和在內地雲南、四川的事工時,心中就湧起感動。看到這些土生土長的香港同工為了內地的同胞們長年生活在背井離鄉之地,而這些地區可能是內地朋友都不一定會願意去的地方,這樣捨己犧牲的愛,無不訴說著神的真實和榮耀。
我雖出生成長於浙江,但這卻是我第一次踏足雲南。「尋甸」一個不曾聽過的縣鎮,會是如何呢?我並未抱任何期待,甚至抱著要吃苦的決心出發了。結果,我們所到之處超乎我們的想像,尋甸鎮中心展現了經濟發展規劃都很不錯的一番城市面貌。我們亦受到了謝老師和邱老師夫婦的熱情款待,從風土民情到當地家庭教育現狀都有機會了解。

其中讓我非常感動的一次對話是,當我得知謝老師和邱老師夫婦已在內地居住十年之久,而他們的孩子卻無法長期生活在一起。我問他們,那你們怎麼和孩子保持溝通,是不是會很艱難?謝老師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是有很艱難的的時刻,但神的國度並非侷限在我們自己的一個小家庭。當他的孩子在泰國讀寄宿學校時,有一對澳洲的宣教士夫婦放下了他們在澳洲的孩子,來到泰國服侍,正好服侍了他們的孩子。我恍然大悟,他們在雲南照顧別人的孩子,而澳洲的夫婦在泰國照顧他們的孩子,也許神差派了別的天使去照顧澳洲的孩子。神大能的手從不缺失,神也借祂僕人的手擴展祂在地上的國度。經上說:「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馬太福音19:29)我曾經覺得要撇下房屋尚可做到,要撇下父母兒女,簡直不敢想像。但因著這次對話,感謝主,我對祂的話和祂的國度有了新的理解。
在香港,我們習慣了口傳福音,但在這裡,我看到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工方式。這次短隊的主要任務是設計五個半天的活動,給服務中心的二十位孩子有不一樣的暑期體驗。最初我們被告知孩子的能力和大城市的孩子有差距,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和要求。但當我們真的接觸這些孩子的時候,儘管他們有各自家庭的問題,但我發現他們都是那麼陽光積極、勇於嘗試、敢於發言、獨立自強又有愛心的小學生!服務中心幫助有的孩子已有一段時間,我真是為孩子們感恩。神的僕人沒有忘記這些在偏遠地區的孩子,若沒有這個中心,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現在還會是這樣一番面貌?中心裡的每位老師都很用心地去幫助陪伴這些孩子,不單是關心他們的學業成績,更是關心他們幼小心靈裏的困惑和掙扎。雖然我們的陪伴只是短短五天,但願神的愛借助這幾天的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也求神不斷興起新的工人來服侍尋甸這個地方,「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
這一趟的觸動頗多,實不能在短短五百字中贅述。面對當今中國社會的精神面貌的種種問題(家庭教育、內卷之苦、躺平文化等等),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年輕一代有充盈的精神生活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導呢?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都在神的大計畫裡。
Yuanyuan LI
在這趟旅程之前,雲南尋甸,是一個我從未聽過的地方。對它有各種的猜想:這裏的生活條件是怎樣的?我們的行程會是在山裏嗎?孩子們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但當去到那裏之後,才發現自己的猜想和擔心實在是多餘了。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小鎮,空氣很清新,人們的生活節奏很慢,很放鬆;我們所去的學習中心環境也很好,設施很全備。而在這幾天短期的義工體驗中,也帶給我一些感想觸動。
一方面,看到邱老師和謝老師忠心地在那裏服侍了將近十年,期間也遇到很多的挑戰和取捨,能夠堅持下來是很不容易的。而在這幾天中,我看到他們常常都是很低調、很謙卑地在一旁提供幫助。比如說,每一天下午學生都有一個吃點心的休息時間,這些點心每天都不一樣,全部都由謝老師一個人準備,他需要自己準備食材,自己製作,再自己騎車把點心送過來。邱老師在中心時,也是盡可能地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上課時也經常在一旁協助我們。雖然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我卻在其中感受到他們的用心和愛心。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這裏的孩子其實很多都是很聰明,能力也很強的,不論是語言表達、待人接物,還是與人合作,都是很不錯的,但卻因為地域和家庭的限制,讓他們較少有機會接觸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這點也帶給我一些思考:在教育資源不公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力所能及提供幫助的呢?
雖然這次行程不是很長,但帶給我的觸動卻有很多,也讓我有機會我跳出自己的小小世界,認識和了解了不一樣的生活。
Vivian GE
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義工類的教學活動,到達尋甸後,我被那裡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深深吸引。但最觸動我的,還是那些渴望知識,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
在服務孩子們的五天時間里,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遊戲,設計了各種好玩有趣的手工和遊戲活動。第一天的手工,孩子們通過製作熱縮片名牌,向我們介紹了自己的名字和喜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熱愛航空的男孩,在自己的名牌上畫下了東方航空的標誌。第二天的小遊戲:伸出援手,兩組同學一位當眼睛一位當雙手,合作將杯子擺成指定的造型,給老師同學們都帶來了陣陣歡笑。還有第三、四、五天的解手結遊戲、融冰行動、製作冰淇淋等等活動,都讓我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同行的義工們一起配合,親近這些認真而可愛的孩子們。
我發現,儘管條件有限,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是如此強烈。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思考未來如何在更廣闊的空間下,為不同地區的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
此外,我們還跟隨當地的嚮導邱老師和謝老師,體驗了當地的文化,參觀了羊駝牧場、向日葵花田、三月三水庫,與義工們一起品嚐了了炒青頭菌、雞縱菌、炒乾巴牛肉等各樣當地特色的美食。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理解。
最後,這次尋甸之行,不僅讓我能跟當地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成長,也讓我在實踐中體會到服務他人的樂趣和成就感。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跟隨神的腳步,與神同工。
Hinson CHONG
大家好,我是Hinson ,土生土長香港人。
今次去到雲南尋甸義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經驗,亦非常感恩神、MSI機構及香港聖經教會給我們這一個教學機會。
由一開頭對於雲南以及小縣城的觀感,去到最後體驗完畢之後,有很大的分別。原來現在中國已經建設得非常之好,而國內的小朋友亦是非常純品,比起香港的學生只是欠缺了資源上的一些機會,但整體能力真的非常好。當然他們也是生活得很開心,跟香港小朋友沒有什麼太大分別。
我會很希望有機會可以透過自己的小小能力,再一次為他們提供體藝上面的培訓,令到他們有除了讀書以外的出路,同時亦希望如果有機會帶香港的小朋友到內地交流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體驗,比起書本上的知識更為珍貴!

總結
此次短宣雖然時間很短,但讓我們這幾位性格習慣非常不同的老師體會到了在神的國裏相互服侍的美好和喜樂。MSI機構常年需要不同的短期同工去內地服侍,這類服侍有時候未必需要我們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專長,乃是看重我們的內心。我們也在此鼓勵各位弟兄姊妹,把握時機,善用恩賜,不論是在教會、在家庭、在職場,亦或是在香港、在內地還是在海外,領受神對你個人的呼召,行出那純全美好的旨意。